邦正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应用于智慧应急、智能建筑、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邦正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应用于智慧应急、智能建筑、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邦正科技拥有“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国家信息系统集成、机电安装、安防工程、人防工程等十余项最高级别权威认证等。
完美的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体系、可靠的服务能力,邦正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了客户全方位服务要求,保证了客户投资最大价值。
2015年3月4日上午十点,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175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专场挂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业务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三大核心板块)及政府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建设两大领域。
《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修订印发
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应急部、国家矿山安监局联合修订印发《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3〕80号)。
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以下建设内容: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开展瓦斯、火灾、水害、顶板、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完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煤矿防灾治灾抗灾能力;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加强职业健康保护等。提升煤炭开采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应用煤矿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减少井下高危岗位作业人员;建设智能化监测监控系统和瓦斯、水、冲击地压等灾害预警系统等。创新变革煤炭生产方式。推广应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装备,推广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闭煤矿瓦斯抽采,改造建设瓦斯综合利用设施,加大瓦斯综合利用,促进煤炭生产方式创新变革;支持煤矿内的存煤设施改造,提升煤矿生产弹性。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涉及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领域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信部联通装〔2022〕187号)。
该方案提出,在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领域,研制矿山、民爆、社会安全、应急救援、极限环境等领域机器人产品。增强机器人立体视觉、室外导航定位、多维信息感知、灾害远程警示、机器人鉴权管控等功能,开发机器人对极寒、明火、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海拔低气压、有毒、高湿、积水、高粉尘、辐射、人流多变化大等复杂非结构化作业环境的适应性技术。推进智能采掘、灾害防治、巡检值守、井下救援、智能清理、无人化运输、地质探测、危险作业等矿山场景应用。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现场巡回检查、值班值守、特殊作业等安全生产场景应用。推广炸药装药、生产制备、包装、装卸运输、在线检测等民爆行业场景应用。加强防爆排爆、消防巡检、工程抢险、海洋捕捞、海上溢油及危化品船舶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核应急安全救援等危险环境应用。推动空间、水下、深地等极限环境场景应用。
该方案还提出,依托各行业相关大会展会,加强机器人应用成果交流与展示。
“鲲龙”AG600M全面进入型号取证试飞阶段
近日,两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1003、1006架)分别从广东珠海和湖北宜昌成功转场至西安阎良,有序拉开了2023年科研试飞工作的序幕,推动AG600M正式进入型号合格取证试飞阶段。
2023年是AG600研制极为关键的一年。据悉,AG600研制全线将围绕“年中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完成40%表明符合性试飞”目标,并行开展典型任务场景试飞、铁鸟试验、试验室验证试验和静力机研发试验、验证试验、适航验证试验、机载成品鉴定试验,推进各项适航取证工作。
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是我国首次按照民用适航标准研制的大型特种飞机。AG600M是AG600的优化机型,最大起飞重量60吨,最大载水量12吨,最小平飞速度220千米每小时,航程4500千米,具备优越的低空、低速、短距起降性能。(新华社)
“5G+XR技术在智慧矿山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获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的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行业赋能专题赛结果揭晓,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5G+XR技术在智慧矿山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获“AI+能源创新方案赛(解决方案类)”一等奖。
“5G+XR技术在智慧矿山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主要围绕适用于煤矿环境的井上井下远程协作XR智能穿戴设备、矿山“5G+XR”远程交互协作基础平台、煤矿与洗煤厂XR场景应用系统等课题开展研发,在老石旦矿、老石旦选煤厂建立“5G+XR”典型示范应用工程。项目打造矿山“5G+XR”智能服务平台,通过音视频通讯、XR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进行煤矿、洗煤厂智能化远程作业与协作,提高矿山生产、巡检、维修、培训等价值链效率,助力智慧矿山建设。
《“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印发
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到2025年,建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多元协同、反应迅速、智能高效的全过程多层次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优化中央政府储备结构布局,整合中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统一规划管理。《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五个方面主要任务和六个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其中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法制、提升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能力、提高应急物资产能保障能力、强化应急物资调配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该规范不一致的,以该规范的规定为准。
该规范由12个部分组成,即:总则、基本规定、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建筑结构耐火、建筑构造与装修、安全疏散与避难设施、消防设施、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建筑施工、使用与维护。
根据该规范,除生产和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的建筑外,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中的防火,以及既有建筑改造、使用和维护中的防火,必须执行该规范。
天津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近日,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减灾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本市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重点突出落实市、区两级储备责任,明确了到2030年末本市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储备规模方面,市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能够满足18万人灾后基本生活所需,区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能够满足本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时“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人数”指标上限要求。储备品种方面,市、区两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品种主要包括帐篷、衣被、装具3类,视情调整或增设储备品种提升自然灾害救助物资保障工作质量。储备模式方面,市、区两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以实物储备为主,视情开展协议储备,积极推进产能储备工作。储备布局方面,市级基本建成“一主五辅”、布局合理的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网络;各区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并视情加强区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前置或下沉部署。聚焦提升基层保障能力,《实施意见》明确了街镇和村居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工作的开展原则、储备要求和基层储备标准化建设等内容。同时,《实施意见》还明确了本市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在机制建立、分级定位、物资投送、规范管理、科技赋能方面的建设任务。
华为与应急管理部签署合作协议
2月8日,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围绕推进全国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智慧化能力建设、共同推进危化园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共同推进应急救援中心信息化建设、推进矿山生产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和共同提升非煤矿山智慧化建设等方面,并在部分合作事项已经达成了预期目标。通过合作,后续双方会继续着眼于科学谋划新时代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危化园区、矿山安全事业及应急救援中心现代化发展,深入开展新一代技术探索,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危化园区、矿山安全事业及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的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部分内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