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正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应用于智慧应急、智能建筑、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邦正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应用于智慧应急、智能建筑、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邦正科技拥有“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国家信息系统集成、机电安装、安防工程、人防工程等十余项最高级别权威认证等。
完美的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体系、可靠的服务能力,邦正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了客户全方位服务要求,保证了客户投资最大价值。
2015年3月4日上午十点,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175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专场挂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业务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三大核心板块)及政府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建设两大领域。
陕西举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轮训班
8月8日至19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在渭南市举办两期全省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轮训班。省应急管理厅机关执法人员、各设区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人员共280人参加轮训。轮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就新安全生产法进行专题解读,重点讲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事项,对典型执法案例进行解析,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指导全省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陕西省应急管理数据中心落户陕西广电网络西咸数据中心
全省应急管理“上云用数”取得了新突破
8月9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在陕西广电网络西咸数据中心举行省应急管理数据中心挂牌仪式,标志着全省应急管理“上云用数”取得了新突破。应急管理数据中心是陕西省应急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全省应急管理数据的处理中心。应急管理数据中心依托陕西广电网络西咸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和承载能力,为省应急管理厅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计算和存储服务,进一步为全省各级应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质增效提供更好支撑。(陕西省应急管理厅)
苏州市应急管理“一中心三基地”揭牌!
8月10日,苏州市应急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应急先锋·苏安卫士”党建联盟实训基地、苏州市应急管理行动支部服务基地、苏州市应急管理银发支部活动基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三基地”)揭牌仪式在苏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举行。今后,全市将依托“一中心三基地”,大力开展应急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应急力量。(央广网)
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
8月11日消息,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全面提升矿山安全综合治理效能,实现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任务方面,一是健全安全法治体系。完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矿山安全标准建设,健全普法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规范精准执法。二是健全安全责任体系。严密矿山安全层级治理,强化地方党政领导责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健全防灾治灾救灾体系。完善灾害治理工作机制,推广先进适用防治技术,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科技研发转化平台建设,加强矿山安全技术装备攻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增强矿山装备安全保障能力。五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矿山从业人员素质,推进矿山“一优三减”。六是强化安全治本攻坚。严格矿山安全准入,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加快矿山企业改造升级。七是提升监管监察能力。强化监管监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强化执法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八是健全社会共治体系。构建矿山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大技术服务机构支撑力度,强化矿山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国际合作。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加强油气储存安全管理工作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企业加强油气储存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油气储罐区专项隐患排查。通知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精准防范化解各类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止发生“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环境。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与省科技厅签署“科技强安”合作协议
8月11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与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举行“科技强安”协同工作机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省应急厅、省科技厅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创新部门协作新模式。要找准应急管理的痛点、难点、堵点,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提升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应急救援等实战能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适用装备强化攻坚突破,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全面抓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普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更加有力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部分内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