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正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应用于智慧应急、智能建筑、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邦正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应用于智慧应急、智能建筑、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邦正科技拥有“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国家信息系统集成、机电安装、安防工程、人防工程等十余项最高级别权威认证等。
完美的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体系、可靠的服务能力,邦正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了客户全方位服务要求,保证了客户投资最大价值。
2015年3月4日上午十点,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175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专场挂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业务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三大核心板块)及政府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建设两大领域。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命重于泰山”“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和根本,为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饱含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对国家长治久安的使命担当,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定践行、推动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总书记更是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期,四川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发生后,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时,总书记接连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如此重视,如此频密,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指示要求,既是一以贯之的宣告引领,又是振聋发聩的当头棒喝。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安全发展之路,安全生产工作才会被摆上重要位置,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这个观念一定要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近年来,安全发展理念在全社会不断弘扬和强化,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动向导和实践指南。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与安全发展共识同心圆的持续扩大密不可分。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少数地方,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向度偏差。讲发展、论项目,口吐莲花、滔滔不绝,说到安全生产则支支吾吾、心不在焉。
更有甚者,把安全生产当成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紧箍咒,在不具备能力与条件的情况下,依然奉行“拣到篮子里都是菜”,为一些高风险、高污染产能大开绿灯。
二是热度偏差。有的领导干部想起来抓一下,想不起来就搁置一边;有空的时候抓一下,忙碌的时候就不闻不问;上面有要求时抓一下,上面没发话就装聋作哑;出了事故以后狠狠抓一下,风平浪静之后又马放南山。紧一阵松一阵,硬一阵软一阵,忙一阵闲一阵,像打摆子一样。
三是力度偏差。有的领导干部看不到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顶层设计时大而化之,研究问题时不深不透,化解矛盾时畏首畏尾,政策支持时小里小气,导致该啃的“硬骨头”不啃、该爬的“十八盘”不爬、该攻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攻。
四是深度偏差。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全需求知之甚少,对所在地区的安全底数了解不深,对企业的困惑苦恼漠不关心,满足于文件上作个批示、会上发表个讲话、蜻蜓点水地检查检查,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到位”。
凡此种种,都是对安全发展理念的背离,都有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子。事实证明,发展理念错了,既解决不了发展问题,还会制造出更大的问题。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迟早要付出血与生命的代价。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领导干部个人而言,要砥砺仁爱之心,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推己及人,敬畏生命,关注安全;要抵得住诱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不能冒险蛮干,追求不讲条件、不计代价的扭曲发展。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加强督察考核;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坚持依法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要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持之以恒强基固本、系统治理。内外兼修,双管齐下,安全发展理念方可树牢夯实。
“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指示,透过现象看本质,紧紧抓住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矛盾,明晰了遏制事故发生的根本路径。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现阶段,安全生产风险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是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身边风险,是易发多发频发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遗憾的是,仍有一些地方、一些企业没有做到。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事事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对身边的风险隐患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对解决问题缺少创新办法、存在畏难情绪;有的改不了大呼隆、抓不实的毛病,排查治理不精准、不到位,欠账仍多;有的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开会、表表态,就以为是尽心尽力了。凡此种种,都导致在风险防控上漏洞仍多、短板仍存,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铁的事实证明:事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但如果对风险防范重视不足,对隐患视而不见,隐患排查走形式走过场,就可能屡屡被击穿底线,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举国震惊的江苏响水“3·21”事故,就暴露出摸排安全风险隐患不力,致使十分危险的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置的严重问题。内蒙古赤峰宝马矿业“12·3”事故中,对该矿长达8年的越界违法开采行为,相关部门多次检查竟都没发现。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事故中,建设、承包、施工、监理各方在隐患排查上层层失守,上级公司更是对下级企业安全风险重视不够。
必须清醒认识到,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但安全风险在增加,安全形势更趋复杂。特别是当前,全国正处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风险防控工作更是丝毫放松不得。
安全生产能力每提升一步,生命的堤坝就加固一分。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就是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加主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面对形势和任务要求,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近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吹响了强化风险防控的集结号。我们应始终把强化风险防控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握规律特点,抓住每一起重大灾害事故,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系统性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完善各级责任主体和岗位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激发内生动力;养成精准思维习惯,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功夫,发现问题深入细致、扎实认真,解决问题盯着不放、敢于较真;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